古人云「土高曰台,有木曰榭」,榭,原指一种建在高台上的只有楹柱没有墙壁、四面通透的木构建筑。
现今,榭多指基座一半在地面上,一半架空的建筑。若一半在水面上的则称为水榭。园林中的榭多为水榭。
以锦绣园的“明晓堂”、“平湖醉月”、“金鲤戏波”、“涧谷流云”四个水榭四种风格,很有观赏性,使游客一望而知“榭”。
《园冶》中有「花间隐榭」,可见古代的榭多建于花树间,专用于赏景,或观水中游鱼莲荷,或赏争奇斗艳的花枝。
南唐 周文矩 水榭看凫图
靠水的一边设矮栏或美人靠,供人观水。其门窗形式以通透宽敞为准则,或做成可以拆装的落地门罩,冬季装上,夏季拆下。
常熟曾赵园先春榭
杭州曲院风荷红绡翠盖水榭
体形稍大的多做卷棚歇山顶,临水一面开敞加设栏杆或美人靠,以便游人观景休息。下部以石梁柱结构支撑,或用湖石砌筑;体形小的水榭用攒尖顶,檐角飞扬,体态灵动有致。
江南画意园林中的水榭最能代表榭轻盈柔媚的特点。由于园内设有大片的水面,因此榭的尺度也较小,建筑物部分突出水面或全部跨入水中,形体与水面环境和谐。